首页> 研究成果> 正文
后疫情时期的创新创业发展战略

202062902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创新创业环境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对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实现创新创业再升级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在逐步推进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秩序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长期规划并提前谋篇布局,转为危机,掌控新商机,实现后疫情时代双创活动的国际国内市场全面复兴和质量提升。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创新创业环境的影响是“危”与“机”并存

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增加了创新创业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及一系列连锁效应,增加了创新创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对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进行了预测,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的经济衰退。国内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指标也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第二产业下滑尤其明显。上述数据表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面临着经济增速骤降的局面,这必然导致市场萎缩、消费不足、机会减少等,进而增加创新创业风险。

加剧了创新创业难度。在国内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原有的创新创业政策被迫中止,创新创业生态遭到了破坏,创新创业主体的信心遭受了打击,而重新制定与实施新的创新创业政策、恢复创新创业生态、提振创新创业主体信心都需要时间及成本,这加剧了后疫情时期国内创新创业的难度。在国际市场,新冠肺炎疫情使外贸不稳,供应链中断,导致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创新创业活动的难度增加。例如,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11.4%,进口下降0.7%。现有外贸企业普遍面临订单取消、延期、签约困难、运输不畅等棘手问题。总之,后疫情时期创新创业环境更加复杂,创新创业主体需要重新评估潜在风险,识别市场需求,做好战略变更准备,这都增加了创新创业难度。

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大国担当助推国际市场创新创业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我国就公开了疫情信息,尤其是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了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此外,我国先后向世界卫生组织共捐款5000万美元,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与一百多个国家分享新冠肺炎救治经验,先后派出多支医疗队奔赴各国参与救治,向一百多个国家提供物资资源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所展现出来的大国责任与担当,有助于后疫情时期的国际合作、国外市场拓展等,能够为国际市场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新的机遇。

宏观经济短期受损但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下,由于我国较早控制了疫情蔓延,一段时期内可能出现经济逆流而上的现象,这会给国内创新创业带来诸多机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2%,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少数预计为正增长的国家之一。2021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是9.2%,会明显得到提升。这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短期的确会对创新创业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长期的经济反弹会衍生出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带来新的消费增长和市场供给。

二、后疫情时期创新创业发展战略需要提前布局,转危为机

第一,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壁垒,清除创新创业障碍,提振创业信心。例如,各级政府可以在创新创业审批、立项、监管方面,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快速立项和实施,减少对创新创业的过度监管。

第二,继续发挥市场的核心作用,激发市场多种功能。例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关键作用,发展壮大一些诸如众筹、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融资模式,为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激活各类要素市场,如土地、人才、知识产权等的使用与流动,为创新创业提供新动能;多举措刺激国内需求,激发大众消费热情。比如一些省市推行的消费券。建议增加对重灾区湖北省的个人现金补助和对小微企业的创业专项扶持基金,这种普惠和特惠相结合的支持政策既暖人心,又能短期见成效。

第三,更加注重专家知识,鼓励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专家参与。疫情也是一面“照妖镜”,很多噱头很足的“创新”在疫情时期显得一文不值,后疫情时期的创新创业活动需要更加注重专家知识的应用,基于专家知识开展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这需要进一步鼓励科研人员、专家技术人员的创新创业行为。或者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聘请科研人员、专家技术人员参与并指导创新创业活动。

第四,鼓励和引导创业者积极开发投资新的创业机会。疫情时期已经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培育壮大了许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国家统计局5000万元以上投资入库项目,2020年一季度是11477个,比上年同期还增加了144个。这充分表明,市场当中依然存在大量的创新创业机会,而创新创业主体则需要具备相关能力,抓住潜在机会,需要政府或中介平台做好信息推介和创业引导。

第五,政府实施多政策“组合拳”,稳住外贸,助推创新创业升级。例如,需要持续优化口岸及国内营商环境,不断吸引外资企业入驻。鼓励并支持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求国际合作,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激励力度,提升人才引进待遇,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回流,吸纳并安置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