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学术动态>>正文
详细新闻
蒋卫团队揭示基因荒漠区lncRNA HIDEN调控内胚层分化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23-04-28 09:25 作者: 来源:医学研究院 阅读:

新闻网讯(通讯员医研轩)基因组上存在大量的不编码蛋白、但产生RNA的区域,其中的长非编码RNA(lncRNA)近些年来被报道可以参与胚胎发育与疾病发生。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临近蛋白编码基因(PCG)的lncRNA,对于位于远离PCG的基因荒漠区的lncRNA的功能报道较少。尤其是,这类lncRNA是否以及如何在人类早期发育中发挥作用我们还知之甚少。

4月24日,开云体育苹果版医学研究院、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中南医院生物样本库蒋卫教授团队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desert lncRNA HIDEN regulates human endoderm differentiation via interacting with IMP1 and stabilizing FZD5 mR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人多能干细胞分化体系,通过多种组学数据探索不同类型lncRNA的表达特性,并探讨其中一个位于基因荒漠区的lncRNA在早期胚层分化中的功能与机制。

该研究首先根据lncRNA与编码基因在基因组上的位置关系将lncRNA分为三类:与编码基因有位置重叠的overlapped lncRNA、位于编码基因近端的proximal lncRNA,以及位于基因荒漠区的desert lncRNA。通过多个转录组数据分析,该研究发现,与编码基因附近的lncRNA相比,荒漠区lncRNA表达量更高、更倾向定位于细胞质,更具有细胞/组织特异性,这表明荒漠区lncRNA可能具有调控细胞谱系特化的生物学功能。

基于该实验室的人多能干细胞内胚层分化的转录组数据,该研究鉴定了多个内胚层分化过程差异表达的荒漠区lncRNA,并针对其中一个HIDEN(human IMP1-associated〝desert〞definitive endoderm lncRNA)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和机制探讨。作者首先建立了HIDEN功能缺失的人多能干细胞系。这些细胞系维持正常的多能性基因表达和自我更新能力,但在自发分化的拟胚体体系以及定向的胚层分化过程中,内胚层谱系分化明显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HIDEN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可以与RNA结合蛋白IMP1相互作用;而IMP1功能缺失也显著抑制人多能干细胞内胚层分化。分子机制研究显示,HIDEN缺失影响IMP1蛋白与FZD5 mRNA的结合,导致FZD5 mRNA稳定性降低;而FZD5是WNT信号通路受体,HIDEN或IMP1缺失导致内胚层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活性降低,而在分化中使用WNT通路激活剂可以回补HIDEN缺失导致的内胚层分化受阻的表型。如图1所示,这些结果表明,位于基因荒漠区的lncRNA HIDEN通过促进IMP1和FZD5 mRNA的相互作用,稳定FZD5 mRNA并维持WNT信号,以促进人多能干细胞内胚层分化。

图1.HIDEN结合IMP蛋白,共同稳定mRNA FZD5,从而维持WNT活性并促进内胚层分化

综上,该研究关注了一类不被重视的位于基因荒漠区的lncRNA,并探索了其中一个在内胚层高表达的lncRNA HIDEN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HIDEN通过介导IMP1蛋白对mRNA的转录后调控,进而参与人多能干细胞内胚层分化的细胞命运决定。这些结果结合该课题之前的基因临近区lncRNA DEANR1(Cell Reports 11(1), 137-148)以及GATA6-AS1(Stem Cell Reports 15(3):694-705)的报道,共同揭示了lncRNA对于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谱系特化的重要功能。

据悉,蒋卫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开云体育苹果版中南医院生物样本库卢佩博士、开云体育苹果版医学研究院博士生杨介、李茂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也得到了开云体育苹果版中南医院王行环教授、肖宇研究员的大力支持。

蒋卫课题组长期从事干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调控机制和转化研究,主要利用人多能干细胞维持和分化体系,探讨早期多能性转换及胚层分化的表观和代谢调控机制。近年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揭示表观遗传调控早期胚层分化的机制(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Development 2023;Cell Death Disease 2021);阐明长非编码RNA和重复序列在人多能性调控以及胚层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GenomeBiology 2023;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2;Stem Cell Reports 2020);解析细胞代谢调控细胞干性和分化的机制(Redox Biology 2022;Stem Cell Reports 2021;Cell Death Discovery 2022)。

论文链接:

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9-023-02925-w

(编辑:付晓歌)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文章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0
专题网站
发稿统计

电子邮箱:wdxw@whu.edu.cn 新闻热线:027-68754665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传真:68752632 邮编:43007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