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信息中心>学院新闻> 正文
袁强强教授获评开云体育苹果版第十三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称号 时间:2023-03-21

2023年3月20日,开云体育苹果版第十三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颁奖典礼在人文馆隆重举行。校长张平文,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徐东兴出席典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全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荣耀时刻。袁强强教授获评“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称号。

校长张平文院士讲话,他对十位获奖的研究生导师表示衷心祝贺,围绕新时代高校导师肩负的重要使命、什么是“好导师”、如何成为“好导师”等三个维度,他强调了导师对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指出好导师应有人格魅力、关爱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兴趣所在、擅长之处。他希望广大导师志存高远,树立大情怀,安心做大学问,敢于做大问题,甘于坐“冷板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当“大先生”;号召广大学生向身边好导师学习,传承珞珈学术精神,珍惜学习机会,选好研究课题,锤炼能力本领,谱写绚丽的珞珈青春华章。

袁强强教授的博士生、开云体育苹果版学术创新特等奖、开云体育苹果版优秀研究生标兵获得者何江为袁强强教授颁奖。在给袁强强教授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群星璀璨,他覃思精研遥望浩瀚夜空;世间交融,他刮摩淬励感知祖国山河;师者匠心,高山仰止,他甘为春泥沃土,鞠躬尽瘁育得满园芬芳;学者纯心,景行行止,他投身复兴伟业,呕心沥血浇筑强国之基;他如兰草、若明月、似朝阳;光芒洒满大地,涓流汇于百川;永含激情、永葆热爱,使命不忘、初心不改。”

据悉,开云体育苹果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由开云体育苹果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团开云体育苹果版委员会主办,由开云体育苹果版研究生会承办,每年评选10位师德高尚、治学突出、深受学生爱戴的研究生导师,旨在弘扬尊师重教、崇尚学术的良好风尚。自第一届举办以来,我院先后有闫利教授、郭际明教授、李建成院士、张小红教授、许才军教授、花向红教授、邹进贵教授、姚宜斌教授及袁强强教授获此殊荣。

附袁强强教授事迹: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测绘学院袁强强教授

导师介绍

袁强强,男,1985年生,开云体育苹果版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北省杰青。担任10种国内外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并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主要从事遥感影像质量改善、信息融合与定量遥感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在RSE、ESSD、IEEE TIP、GRL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总被引用8300余次,单篇最高600余次, 3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1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1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21)。曾获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等。指导学生先后获得李小文遥感科学青年奖、开云体育苹果版杰出青年(学生)、开云体育苹果版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开云体育苹果版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特等奖、开云体育苹果版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

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002年,袁强强老师进入开云体育苹果版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学习,十年学成后,他回到母院工作。今年是他进入武大求学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回首这二十年,他从陇东小县城的一名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开云体育苹果版的一名优秀教师,认准目标,奋勇向前,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他坚信努力终能成就不凡!

读研期间,袁老师初涉影像超分辨率重建这一研究方向时,尝试过很多研究点,但皆未有较大突破,当时同门的几个同学都有一定的科研进展,他难免有些气馁、着急。那时他的导师张良培、李平湘和沈焕锋老师给予了他巨大的支持,鼓励他“不要紧,慢慢来”。后来他沉下心来用心钻研、爬坡过坎,终于在国际图像处理领域顶级期刊IEEE TIP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师道相承,弦歌不辍。如今,当袁老师的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也经常鼓励大家“不要紧、慢慢来”,用心为他们排忧解难,细致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春风化雨解忧难,长风破浪会有时

科研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经历坎坷。袁老师坚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要求,每当同学们遇到困难时,他都会耐心鼓励、用心引导。

同学们遇到论文投稿不顺利时,袁老师会用自己的科研经历开解大家:“人人都会经历被拒绝、被否定的阶段,拒稿并不代表你的工作开展得不好,或者能力不行,机遇也会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眼前的困难一定会过去的,多年后回首,你会发现,这是一段很棒的成长经历。”“不同研究方向出成果的周期是有差异的,漫长的科研历程中,需要的不是昙花一现的绚丽,而是深耕细作的坚韧耐力。”

袁老师始终坚持因材施教,对每一位学生都尽心尽责。他经常在课题组的群里分享最前沿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方法,读到对同学的研究方向有帮助和启发的内容之后,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并和同学们一起细致研读,共同学习进步。除了每周组织大家开展一次组会,认真批改每一位同学的周报外,袁老师还会利用周末和同学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为同学们指点迷津、解疑释惑。

三、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快乐科研’是我一直倡导的理念,这一理念继承自我的诸位恩师。科研团队应该是一个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努力上进的大家庭,我希望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被这种氛围所感染。”

同学们撰写毕业论文时,袁老师会手把手地指导。他专门开展“如何检索使用文献”的专题讲座,把每个人研究方向的专业期刊详尽地罗列出来,让同学逐渐对自己的领域有全面的认知和充分的了解,进而明确研究目标和方向。为了鼓励大家更加专注地进行学习科研,袁老师还设立了周报奖励制度,给予周报获评A等的同学一定的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袁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2022年初,一位同学不幸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急诊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袁老师得知此事后,嘱咐这名同学听从医生安排,还帮他垫付了住院费用。住院期间,袁老师每天都会打电话了解同学的身体状态,叮嘱他多加休息。袁老师细致入微的关怀,让离家千里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定期组织一些文娱活动是袁老师课题组的特色之一。每两个月组织一次组内生日会,在和煦春风中开展体育运动,在徐徐秋风中欣赏自然美景……举办这些活动让同学们真正能够放松身心,缓解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去年六月,袁老师在晚会上播放了一个毕业视频,视频记录了过往师生一起开展活动的点滴时光,看着往日的回忆一幕幕闪过,袁老师说:“不管毕业之后大家身处何地,你们永远都是这个团队的一份子,有困难随时联系,也欢迎常回家看看。”尔后,袁老师献唱了一首《凤凰花开的路口》为同学们送别,在老师质朴而真挚的歌声里,同学们热泪盈眶:“那时候深深意识到袁老师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导师,更是一位亲密无间的朋友,这种关系很让人感动。”

四、写在最后

袁老师始终以教育好学生、培养好人才、做好科技创新为己任,坚持瞄准国际学术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研攻坚。同时,他经常鼓励学生努力探索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健康成长。袁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深刻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他就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好导师!


撰稿:迟宗宝、刘方圆、付贵

审核:郭重奎、胡俊英

Baidu
map